新聞中心
作者:豬場動力網 來源: 福建光華百斯特集團 點擊數:561
今年8月份之前的豬價“一跌再跌”最低的時候跌至6.5元/斤左右,很多人都認為上半年進口生豬的增加,就是助推國內豬價下跌的那只“黑手”。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17億元進口肉兇猛來襲,北愛爾蘭首次成功對華出口豬肉產品”、“雙匯發展業績雙降 捆綁國際市場難下船?”、“6月份我國進口豬肉數量達9.01萬噸”、“豬價無明顯好轉 今年豬肉進口量首破10萬噸”、“中國將進口300多億美國豬肉等產品,發改委稱后期豬價整體堪憂”……
想必養殖戶光是看到這些新聞的標題就慌得不行了。但是不管慌不慌,更多的進口豬肉正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它們真的就是打亂中國的豬肉市場的罪魁禍首嗎?
根據海關數據的顯示,上半年的豬肉進口量持續維持高位。事實上,進口增加的確是引起國內市場豬價變化較大較快的重要因素。同是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市場的沖擊一直存在,也是扎在養殖戶心頭的一根刺。其實,進口大量的豬肉最初的原因是為了調節市場的供給,但是誰知道進口豬肉進入市場的時候,豬價已經不高了,所以進口豬肉不僅沒有起到調劑市場的作用,反倒是攪亂了國內生豬市場的秩序。
豬價再跌到谷底的時候,終于在8月份開始抬頭,短短時間內漲到7元/斤,全國各地豬價齊漲,一路飄紅,大有沖破八元的勢頭。
首先不得不說在環保禁養限養的政策確實是推動了豬價的上漲。但其實進口豬肉同樣也是助推豬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進口豬肉數額大,比重小
“17億元”、“9.01萬噸”等等,這些表現進口豬肉的數值雖然很大,但是根據龐大的消費量調查,不難發現,我國豬肉的自給率接近99%,進口豬肉對我國豬肉的供需平衡影響很小。
進口豬肉在檢測不合格
據報道,7月24日意大利通過RASFF出口至我國一批次冷凍豬肉檢測出獸藥殘留超標。
8月19日,廣東海警在外伶仃海域查獲集裝箱貨柜28個,冷凍豬蹄、豬耳、雞肉在內的冷凍肉制品一批,總重700余噸,案值約3500萬元。經查,這批肉制品均不符合國內豬肉進口質量的標準。
對于這種檢測不合格的外國進口豬肉,有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若流入市場出現在市民的餐桌上,將會對市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國內市民對進口豬肉產生較大的心理影響,因此,進口豬肉對國內市場造成的威脅也是越來越小。
豬肉的進口渠道違法
雖然有明確規定豬肉進口一定要經過正規的手續和檢查才能進入國內,但是不乏有少部分“商販”為了節省時間、節省成本,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將豬肉引進國內市場,這部分的走私肉沒有經過檢驗檢疫,很有可能會攜帶一些病毒等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擾亂國內豬肉市場,一些豬肉走私時間被曝光之后,市民對外國豬肉的信任度急劇下降,這對正規的進口豬肉也確實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進口豬肉在國內并不受歡迎
進口豬肉都是凍豬肉,不符合我國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很多網民都表示我就算是不吃肉也不能吃“凍豬肉”啊,同時也有不少的市民對進口豬肉存在信任危機。確實,國內市民吃豬肉別說是冷凍肉,就是冷鮮肉一般很多人都不愿意吃,相對來說市民們更喜歡吃“熱鮮肉”,所謂的“熱鮮肉”一般是指屠宰場凌晨兩點鐘開始屠宰,然后四五點鐘就上市場了,老百姓早上起來去買菜,熱乎乎的。雖然說冷凍肉的質量問題不大,但是老百姓對于其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低的。
因此,即使進口豬肉的價格低廉,但是不會實質性的對中國豬肉市場造成長遠的影響。
進口豬肉成本價格優勢逐漸衰弱
進口豬肉在國內的市場會這么好,主要的優勢就是進口豬肉低廉的價位,例如美國生豬價格在國內一度低至3元/斤,而我國最低時也不過6元/斤上下,與3元/斤相比還高出不少。國內外豬肉存在比較大的差價嗎,主要是養殖成本不同造成的。在低價的“誘惑”下,一些企業肯定是會選擇低價的進口肉,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的生豬養殖水平不斷的提高,生豬瓶中改良的持續推進、飼料營養水平的穩步提高、飼養管理更加的精細化,養殖設施和環境條件不斷的改善,養豬的成本有所降低。因此,進口豬肉的價格優勢逐漸衰弱,對國內豬肉市場的威脅也是越來越低。
2017-08-25
(Top)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