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作者:養豬巴巴網 來源: 福建光華百斯特集團 點擊數:627
近年來,中國生豬養殖業產業結構調整開始變得十分突出,規模化進程也是高速發展。“十三五”規劃對生豬產業十分重視,明確提出了2020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例要從2014年的42提升至52。但是,隨著規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期的中國養豬業也面臨三大發展瓶頸,三大問題猶如壓在養豬人身上的“三座大山”,成為了豬業發展路上的巨大阻礙!
環保政策把控不精準,認知不清晰
隨著國家“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號召,環保事業成為了國家發展關注的焦點,而養殖業的環保問題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眾所周知,在解決養豬業環保問題的過程中,國家頒布了“史上最嚴《環保法》、”“水十條”、“土十條”、《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法規、條文,都在監督并促進養豬人環保問題的解決。但是,地方職能部門在落實、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一刀切”、“強拆”等或有些欠妥的做法,侵犯了部分養殖戶的利益,加劇了政府部門與養殖戶之間的矛盾,也加劇了養殖戶對于環保問題解決方面的抵觸情緒。
其實,歸根結底,養豬業環保問題的解決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質還是對于國家環保政策的不了解或者認知不清,無論之于養豬人還是地方政府部門,都是如此!結合豬易傳媒的豬場走訪調研可以說明一些問題——諸多地區,養豬人對國家環保政策“一問三不知”,政府部門執行措施千差萬別,“禁養區”、“限養區”劃定不清晰或不明確,時而“一刀切”大肆關停養殖場,時而坐地觀望,猶豫不決。要么就是平時“不作為”,中央環保督察組一到,立馬開展“豬場大屠殺”,全面清拆……回憶一下,不論是國務院也好,農業部、環保部也罷,都從未要求過在區域內一個豬場都不能存在吧?這樣的處理,對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和心態,以及對政府職能部門的公信力等,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因此,要先解決好養殖業環保問題,精準把握環保政策是重中之重!
疫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規模化水平越來越高,飼養密度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防控形勢越來越復雜。“老病新發、新病不斷”、非典型化和繼發感染增多、動物疫病由原來的單一發病變為現在的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多種病原呈現出“變異”趨勢或已經“變異”、免疫抑制性疾病影響加劇……
就拿比較常見并且行業近年來重點關注的偽狂犬來講——據可靠數據顯示——由區域內感染帶來的偽狂犬發病占到比例為28%,外部引種導致占比9.8%左右,場內分群感染偽狂犬比例為8.3%,另外還有40%不明原因的偽狂犬感染及發病!據華南農大檢測17省腹瀉病料發現——豬場偽狂犬防控,已然成為了養豬人疫病防控的重點!另外,藍耳病的“高致病性毒株”以及逐漸被業內提及并重視的NADC-30毒株、豬瘟的非典型性發病……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養豬人的豬場在動物疫病防控方面難上加難!
飼養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中國豬業的規模化水平在近年來確實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養殖成績較國外仍然是有很大差距,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國外用了中國的豬做遺傳改良,到最后我們還得向人家學習?飼養管理水平的參差不齊直接導致了養豬人生產成績不理想,在行情低迷的時候只能“望市興嘆”!
我們總以為飼料營養越充足越好,實則是“物極必反”,應該過剩只會為豬群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它們只要合理的、適量的營養就好;我們總以為生物安全無關緊要,卻不曾想生物安全措施是我們降低動物疫病風險的最可靠、最原始屏障,做好生物安全,才能更好地為養殖效益保駕護航;我們總以為做好生產記錄多此一舉,卻沒料到母豬配種、生產的時候我們卻想不起計劃時間;我們總以為……反觀業內規模化養豬巨頭,飼料原料精選化、動物營養定制化、生產操作流程化、疫病防控系統化、管理管控網絡化、責任落實具體化,最終的結果就是——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難道這些,就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么?
如何推翻養豬人頭頂的“三座大山”?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我們需要集思廣益、需要優秀企業及養豬人為我們帶來成功的案例,幫助我們解決養豬難題,提高養殖效益!
2017-09-15
(Top) 返回頁面頂端